2012年10月17日 星期三

低自尊特徵

轉錄自以下網址
http://www.tkgsh.tn.edu.tw/wpy/low-esteem.htm


Low self esteem 低自尊
 資料來源: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306041202057
自尊
 自尊是個體接受與看重自己的程度。許多學者持此一觀點,認為自尊是個人對自己各方面能力、特質、價值或整體評價後的感受(Reasiber & Dusa, 1991)。這種對自我看重或自我貶抑感受並非一定來自評價。早在個體發展用來評價自我各個面向的複雜認知之前,孩童已經學習(經驗)到他生存的環境是滿足的、善的、或是敵意的、挫折的。即使在很小的嬰兒也已了解到來自他人的接納或是拒絕的態度(Pelham, 1989)。孩童將這早期的社會經驗轉變成一種基本的羞恥感或是優越感(a basic sense of pride or shame)。這份價值感不僅成為自尊的基石(foundation),進而同時影響其未來成人後如何看待自己及外在世界的方式(Rosenberg, 1986)。自尊是個人感受到作為一個人的價值。健康的自尊來自生活中的重要關係及對自主性的正向經驗。
 Satir1988,引自Johnson & Johnson, 1989)認為低自尊者的特質有:外在導向的;對自己處理挑戰性情境具沒有信心;不敏感於他人的需要;無彈性且沒有意願去適應改變中的生活情境;不會自我認同。
 
低自尊的特徵
 (一)自我概念特徵
 1.    對自己的能力、社會接納及生理吸引力的某一層面感到不足。在能力方面懷疑自己能否有效處理智能及人際上的問題而常感到害怕。
 2.    經到整體的無價值感,而認為自己不值得或沒有資格有更好的生活選擇。因此在人際關係中委曲求全、婚姻及生涯的抉擇中常會作出不好/不當的選擇。
 3.    負向身體形象:身體形象指的個人對其身體的感受,態度與信全。所謂身體,包括外表與體能兩部份,個人對自己身體長相與表現的滿意程度會影響其自尊高低。一般來講,女性較在意其外表與吸引力,而男性則強調在運動能力的表現。
 
(二)行為特徵
 1.    負向的口語線索,如「我很笨」、「我不好看」、「別問我,我不知道!」。
 2.    非常害怕冒險:害怕失敗而經常逃避新事物,少冒險。這也使其喪失成長的與學習的機會。
 3.    間接表達情緒、意見/被動攻擊。
 4.    過份自誇。持續誇耀或捏造故事,以補償其不足感。
 5.    極強烈需要正向的增強與鼓勵,此乃源自內在的不足感(feeling of inadequacy)。
 6.    對身體外表相當輕視或極端完美主義,這皆反映對自我的負向感受。
 7.    強烈地熱衷物質目標的獲取,希望藉由物質的擁有來提昇自尊。
 8.    放棄責任。與無力量感有關,致使拒絕對自我負責,喪失成長與體驗學習的機會。
 9.    缺少自我覺察。他們多為維持錯誤的形象而耗盡能量,故少自我覺察。
 10. 低能量或拖延成性。本一不重要或微小的工作,在他們眼中都會成為無法負荷的巨大任務。在行為上因為害怕失敗而逃避任何有評價的情境,不願參與及投入。給外 人的印象:過份逃避,懶散、缺乏動機、善長於為自己的行為尋找外在合理的藉口,如生病,便可免除因自己能力/努力不夠而表現不好的痛苦或焦慮。
 
(三)情感特徵
 低自尊者常經歷到自我拒絕、自我不滿意、自我輕視及自我貶抑的感受。在生活中低自尊者常有的情感特色
 1.    過度焦慮。可能因焦慮表現不好,產生低自尊,又因低自尊擔心表現不好而產生焦慮形成惡性循環。生活在過去與預期災難中。
 2.    容易生氣。因對自身的低價值感,致難接受任何回饋,即使是建設性的批評也會覺得別人都認為他不好。
 3.    感到自責,罪惡-常會為自認為應做到而沒做到感到歉疚,如「都是我沒把事做好」、「請原諒我,都是我不好」、「對不起,很抱歉」。
 4.    心理上的孤立。無適當的支持團體協助面對增高的壓力,感到孤單。
 5.    經常地害怕,擔憂。生活充滿許多的擔憂,如怕被發現自己的不好,怕做不好(做錯),怕被負向評價,怕不被喜愛,怕破壞關係。
 6.    嫉妒。因慣於知覺自己是沒有能力,因於經常羡慕乃至嫉妒別人的成就,特質,能力與表現。
 7.    憂鬱與無助感。自我放逐,放棄希望與努力。
 
 4.    維持低自尊有其工具性的價值(次級收獲,secondary gains),如我是很脆弱的,容易受傷害的,那麼別人可能就會比較會溫柔地對待我。這樣別人就不會對他有太多的期待,因為期待較少,那麼失效的機率也就小。如果要改為較正向看自己,意指的期望較高,要冒的險也就愈多,壓力愈大,失敗的機率也較大。
 

 
高自尊的特徵
為什麼自尊在愛的上面﹖
答:(1)面對失戀的分手事件﹐根據Ellis(1965)理情治療理論(rational emotive therapy)導致我們受傷難過的不是「分手事件」本身﹐而是你個人對分手事件的看法/信念。而人們普遍存在對男女愛情的非理性信念是﹕對方提出分手﹐ 拒絕了我的感情﹐就是我這個人不好﹔失去了愛情﹐我的一生都完了﹗這些誇大﹑不切實際﹑以偏概全的自我保衛想法﹐其根源則來自內心「可笑的尊嚴」﹑「虛假 的自尊」/低自尊(low self-esteem)。    (2)高自尊(high self-esteem)的人會以「理性」面對感情挫折是彼此不適合當男女朋友﹐並非自己「條件」不夠好。反而更能以「愛」為出發點﹐也以「愛」來始終相 對待。愛是關懷﹑責任﹑尊重及了解﹐就連對方現在不能接受我對他(她)的情感﹐我都能以「愛」相待﹐「尊重」其當下的意願﹐「成全」對方的選擇﹐而坦然面 對。弔詭的是﹐此刻更能彰顯你對他(她)的愛是「真誠」「無私」﹐對方此刻反而更能感受到「你是真心愛著他(她)﹗」。
   (3)說明高自尊者才能尊重別人﹐也才有能力愛人﹔而能真誠去實踐愛人﹐才能證明你的自尊不是虛妄的。強調「自尊」(self-esteem)與他尊 (other esteem)之差異﹐「自尊」是自己對自我價值的判斷﹐基於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unique)﹐其存在本身即有價值﹐無需別人的肯定﹐誠如西方存在主 義哲學家祁克果(Kierkegaard)所言「存在先於本質」。所以﹐每個人只要願意就能具有「自尊」﹐誠如孔子所言﹕「吾欲仁﹐斯仁至矣」。
有人會為了自尊捨棄愛嗎﹖
答:我想我就是選擇自尊﹕因為沒有自尊地去乞求愛情﹐連我自己都看不起自己﹐更不用說對方﹐可能更視自己為糞土。有自尊﹐起碼還可以找一個愛自己的﹐重新開始新的生活。
 
自我認同與自尊有什麼相互關係


(1)http://youth.ncue.edu.tw/index/Class/competion91/91-2.htm  講自我認同與自尊的關係


(2)自我意識 自信=自尊

資料來源:http://hk.geocities.com/yalpoon/selfesteem.html


(3)自尊感是每個人對自己的主觀感覺─我們每天都不自覺地、不斷衡量自己的價值和能力,得出的結論使我們對自己產生一種感覺,這便是自尊感,但這與我們常說的「自我概念」有分別。「自我概念」是客觀的標準,而「自尊感」則是主觀的感覺。

資料來源:http://www.heephong.org/chi/slp/slp_article.php?id_postitem=75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